【1990年代擔任機師的女性 會面對多少的質疑與批評?】
今年6月18日載送疫苗來台的機師陳蓓蓓,是 #華航第一批女機師。她原先是空服員,在華航開放女性報考機師後,便選擇轉任機師。30年前,全華航只有7名女機師,而陳蓓蓓也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面對來自各界的質疑與反對。
母親反對:「女孩子長大找個好人嫁嫁就好,開什麼飛機!」
同事斥責:「就是缺人、搞性別平等,才讓你們這些死老百姓來開飛機,還女人!」
乘客質疑:「機長是女生?她會開飛機嗎?」
空服員說:「妳趕快回去,不要讓旅客看到妳是女生。」
面對這些聲音,陳蓓蓓說自己能做的就是就是「把事情做好」。在努力之下,她成為2003年台北飛上海包機首航的正機師,也是2019年台灣首度機師罷工的核心人物,今年是她飛行的第30年。
有時我們會將某些職業與特定性別扣連,因而限縮了個人選擇職涯的空間與自由。然而,隨著各個產業都逐漸開放讓更多元的人加入,就有機會慢慢破除這樣的性別框架與限制!
【運用這篇新聞,可以跟孩子們討論】
1.大家平時會使用「男機師」這個詞嗎?為什麼?
2.女機師數量比較少的可能原因有哪些?
🔸新聞連結:https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magazine/Article_mag_page.aspx?id=7004059